粘度和粘温性能是润滑油重要的使用性能
润滑油的粘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、磨损程度、功率损失、燃料和润滑油的损耗等。
在液体润滑时的摩擦力与润滑油的粘度、摩擦面积和运动速度成正比。
由于摩擦面积和运动速度都是固定的,因而在液体润滑时,粘度就成为首要的因素。
润滑油的粘度过大,摩擦力增加;同时,因为流动性差,在发动机起动时,润滑油不能迅速流到各个摩擦面上;
润滑油粘度过大,会减少通过摩擦点的润滑油量,使清洗和冷却作用减弱。但粘度大的润滑油,其密封性能好。
发动机停止工作时,油温和机件温度降低,部分润滑油可能呈半固态或固态凝结在导油管壁上或润滑孔道中。当再次起动时,只有熔化了这些凝结的润滑油以后,润滑油才可能正常流动,起润滑作用。
使用粘度过小的润滑油,也会因为不能形成足够厚度的润滑油膜而增加磨损,甚至因保持不了油膜而发生烧结,损坏机械。
粘度过小的润滑油密封性能差,以致燃烧气体通过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缝隙漏入曲轴箱中,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;润滑油也容易进入燃烧室而被烧掉,使润滑油消耗量增加。
润滑油粘度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的。负荷小,工作温度低、转速快的发动机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润滑油;反之,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。
内燃机润滑油首先要求100℃的运动粘度,并且以该粘度的平均值作为内燃机润滑油的牌号。
由于内燃机润滑油工作温度的变化很大,因而,不能只要求100℃的粘度,还要求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较适宜的粘度,即要求润滑油具有-的粘温性质。
粘温性能差的润滑油,在低温下发动机起动时,粘度过大;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,因机件温度升高后,粘度下降过多,都难以-正常润滑。从实用-来说,粘温性能比粘度本身更为重要。
润滑油的正确“打开方式”
如何正确使用润滑油也有讲究。
1润滑油的更换周期
机油一般以5000——7500公里为一更换周期,每次换机油时应一并更换机油滤清器。过早地更换机油会造成不-的浪费,而延长换油时间则会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和积碳生产。从时间来说,无论是矿物油还是全合成机油,都别超过1年。
2润滑油变黑是正常的事
由于机油承担了清洁发动机引擎壁上积累附着的积碳与污垢的作用,机油变黑是很正常的事,因为积碳与污垢已经落入机油里了。所以,不要以机油颜色变黑作为更换的依据。
3、润滑油不可随意混用
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原则上应区别使用,不能混用、也不能相互代替
润滑油的润滑原理是减少摩擦,所谓摩擦,是指当两个相对运动表面,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时,存在一个相对的接触面,叫摩擦面。摩擦现象的种类很多,有外摩擦、内摩擦、滑动摩擦、滚动摩擦、干摩擦、边界润滑摩擦、流体润滑摩擦、混合润滑摩擦等。摩擦带来的表观现象如高温、高压、噪音、磨损等。其中危害大的是磨损,磨损有粘着磨损,磨料磨损,腐蚀磨损、表面疲劳磨损等类型,它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失效。
润滑油的作用就是在两摩擦副之间形成一种保护膜,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直接接触,从而缓冲了摩擦力作用,起到润滑作用,减少磨损,博爱户机械正常运转。这种保护膜可以是物理吸附膜,或化学吸附膜或氧化膜,膜的厚度及强度直接影响到润滑作用。
普通润滑油的润滑作用主要是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作保护,润滑油的润滑理论是依靠添加剂在摩擦面形成吸附膜起保护作用,基础油本身仅起到添加剂载体和摩擦面间密封作用,油膜的润滑作用已退到次要-。
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页网址:https://tztz338543.ynshangji.com/xw/27554227.html